海洋中溫柔的巨人— 鯨鯊狂想曲
海生館這個景點,是老婆幫兒子指定的必要行程。因為以前就曾經來過2次,所以對這裡本來沒有什麼特別的期待,只是抱著陪兒子見識一下並充當司機的心態。但這次的造訪,滿令我「驚艷」。從館方貼心的停車規劃就可初見端倪—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讓老弱婦孺或行動不便的遊客先在附有遮雨棚且近售票口的地點下車,體貼他們免於日曬雨淋。不然寬廣的停車場加上烈日當頭,必定會是一段遙遠又不輕鬆的路程。
再來,館內的用餐環境與動線規劃得宜。海生館歷經10多年,致力營造寓教於樂的參觀體驗,成功地從教育、學術、保育的層面提昇,正朝向社區性、娛樂性、國際性等全方位的領域發展。也由於經營有方,遊客如織,相關衍生的餐飲及衛生問題也接踵而來。但館方對這些問題也都適當地妥處,提供種類豐富多元的餐飲服務,中式西式甚至港式都有,搭配舒適寬敞的用餐環境,且多數融入當地特有的海岸景觀,可以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欣賞美景。廁所及哺育空間的指示都相當清楚明確,皆可方便地跟著指示找到它。
最最令我驚艷的,就是鎮館之寶— 鯨鯊。這是第一次與它邂逅,第一眼見到它的時候,被它龐大的身形給震攝住,據當天解說員的敘述,它的長度大約6公尺,重2000多公斤,我想差不多是一整間透天厝的大小吧!雖然說在20多公尺長的池子內悠游,但我覺得對它來說還是太狹小了!
此時心中就有個念頭,如果我是鯨鯊生活在這侷限的空間一定不開心、不滿意,原本應該生活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現在被困在這個魚籠,過著被餵食的生活。不知道館方有沒有另外替它安排更大的活動空間,我認為至少應該在海中圈養它,甚至就放它自由。每個人都享有行動自由,基於愛屋及烏,是不是也該讓它回到屬於它的地方?
想像的無限可能
此外,之前還有一個錯誤的認知,認為海中最大的魚類是藍鯨,這應該也是很多人最自然、直接的想法,但其實都是錯的,正確的答案是鯨鯊。上網了解之後,才知道魚類與鯨豚的差別——鯨豚屬於哺乳類用肺呼吸,魚類則是用鰓;另外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差異 (或許是自己才疏學淺) ,這一生直到現在才知道,鯨魚與鯊魚的差別之一,就是鯨魚的尾部是上下垂直擺動,鯊魚的尾鰭則是左右水平的擺動。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沒有注意到這個明顯差異,真是長知識了!
其實可以繼續探究這兩種在水中推進的方式有何優劣,或者有什麼其他的應用或啟發——譬如改良游泳的姿勢、優化潛艇的設計等。但是這就留給有興趣的朋友們去發掘研究。如果有人在這方面有心得或發現,非常歡迎與我分享。
從這裡也得到了啓示和反思,許多我們一直以來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不言自明的道理,其實不一定像真理一般正確無誤。上述鯨魚與鯊魚的例子便說明這個道理,兩者都被稱作「某某」魚,所以想當然爾就會把它們聯想一起歸為同類,但其實兩者天差地遠。所以不斷地提醒自己,一定要習慣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質,不然就像瞎子摸象,只能了解整體的一部分,造成誤解甚至貽笑大方。
低調的鯨魚型企業
從另一個方面觀察,無論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鯨鯊,或者世界最大的生物——藍鯨,它們的主食竟然是吃世上最微小的浮游生物 (見維基百科),這是大自然的奧妙所在。它們竟然依靠吃這些浮游生物,成為海底世界中的巨人,是大自然給我們對生存的啓發和潛規則。
如同企業所面對的生存環境,能夠在殘酷的競爭環境中永續發展的企業,它的一些特質通常就像鯨魚一般,靠著低調的性格和不起眼的微小浮游生物求生,一點一滴經年累月的養成,逐漸發展成像鯨魚一樣體形龐大的事業集團。當然也有像鯊魚凶狠般掠食的企業,透過你爭我奪的手段,成為壯碩凶猛的掠食者,繼續生存下去。
總之,這是個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的時代,該怎麼樣生存下去,或許可以學學這些海中的霸主,看看那一種適合自己!
參考連結:國科會科普知識
留言列表